亚博视讯真人_亚博平台注册¥app官网

图片
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李朋德:让地学旅游成为乡村美好生活的一个支点

——访全国政协常委李朋德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发布时间:2021-03-12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回想起不久前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振奋人心的成果,全国政协常委、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朋德内心仍十分激动。他自豪地告诉记者,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依靠行业和技术优势,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找水打井、土壤调查、地灾防治、地学旅游等方面为贫困地区增产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今年全国两会,李朋德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发展地学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提案,希望以更有力的举措,让地质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我国疆域辽阔、地质结构复杂,自然地理环境多样,在海洋、平原、沙漠、黄土、盆地、丘陵、山地、高原等多元结构的地质地貌生态系统中,蕴藏着丰富多彩的地学旅游资源。在李朋德看来,这些地学旅游资源虽地处偏远,但如能挖掘出价值,则能量不可小觑。“比如,我们在江西省兴国县高多村,通过调查发掘特色丹霞地貌,建设地质文化村,有效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200多户村民人均增收在5000元以上。”李朋德说。过去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查明贫困地区各类地质遗迹2200多处,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3处、各类地质公园41个,推动建设地质文化村10余处,以发展地学旅游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李朋德认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地学旅游同样大有可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每座山峰、每条河流和每个湖泊,都是自然赋予的财富。”李朋德表示,通过地质调查工作,挖掘地质遗迹、地质景观等资源,在保护的基础上发展地学旅游,不仅能够带动村集体收入,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拉动农产品和工艺品销售,让群众在家门口端上生态旅游的“饭碗”,还能让孩子们在野外课堂学习自然资源科学知识,无形中又促进了自然资源科普。

“在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地学旅游对乡村振兴具有较大的带动性,无论在农林业发展还是在体验经济上,都需要进行前瞻性规划和系统化设计。”李朋德说。因此,他建议,有条件的乡村可以借助地质部门力量,依托自身优势资源,打造地学旅游产业链,进一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更多农民分享增值收益。李朋德表示,目前在国家地质调查部门推动下,地质文化村(镇)建设正在有关省(区)试点,以地质资源带动乡村旅游发展,普及地球科学知识。

然而,在调研中李朋德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些自然景观类景点景区缺少地球科普产品和环境,在景物命名和旅游宣传中缺乏科学因素等。李朋德认为,要弥补这些遗憾、补齐这些短板,相关部门需要做好规划统筹,因地制宜发展地球科学旅游。

对此,李朋德呼吁各级自然资源部门要对此加强指导,对地学旅游以及相关科普宣传做好开发建设,以地质地貌、地理景观为载体,以保护自然生态、促进乡村振兴、提高科学素质为宗旨,发挥地质公园、矿山公园、湿地公园等资源优势,吸引鼓励村民参与旅游服务业,让地学旅游成为乡村美好生活的一个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