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视讯真人_亚博平台注册¥app官网

图片
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成效斐然

——地质调查工作向十八大献礼系列报道之六

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门户网站 作者:刘扬正 发布时间:2012-10-19

    十六大以来,多专业、多尺度、多类型地质资料数据库体系基本形成,为实现资源家底“一览无余”奠定了重要基础; 11万种国家级成果地质资料的35%实现数字化管理,全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一批地质调查评价系统成功研制并得到广泛应用; 实现了野外数据采集、整理、综合分析到成果输出全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网络系统及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等稳步推进。

地质基础数据库体系基本建成

    首次完成国家级、31个省级、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50个重点矿区以及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重点监测区所在市县的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涵盖矿产资源调控方向、开发利用布局、矿产勘查准入条件、环境保护与治理等规划内容,包括全国149种固体矿产(除铀矿外)资源储量数据库,全国7000个大中型及部分小型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此外,全球战略性矿产资源数据库、国土资源空间元数据库、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数据库、国家级油气资源数据库、国家级和省级地质勘查规划数据库基本完成。

    首次建立全国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涵盖自1989年以来全国31个省(区、市)除石油、天然气、铀矿之外各矿种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内容包括全部查明矿区及开发矿山的地理、交通、地质、矿体、矿石质量及储量等信息,为摸清我国矿产资源储量家底与矿政管理提供了最权威的基础数据。

    矿产地数据库涵盖192个矿种(组),涉及固体矿产、能源矿产(不含油气矿产)、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建筑材料非金属矿产等大、中、小型矿产地、矿点及矿化点等3万多个矿产地信息。

    建成100余个基础地质数据库,主要包括区域地质、区域水工环、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矿产地质、海洋地质、成果资料、地学文献等,形成了横向覆盖各专业领域、纵向跨多比例尺的国家基础地质数据库体系,在国土资源规划管理、资源调查评价、地球科学研究、区域与城市规划编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地质工作部署以及农业、林业、环保等诸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支撑了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地质调查工作程度数据库包含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等各专业不同比例尺调查评价工作信息,收录地质工作区95000个、矿产地50179个、矿区工作信息156400条,是政府进行宏观决策、编制规划计划、推进行政管理和部署地质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国土资源综合统计数据库全面收录了自1999年以来各年度的土地、矿产(矿权)、地质勘查等各类国土资源信息综合统计数据,并不断适时更新,为各年度国土资源公报、国土资源统计年鉴、年报、季报、月报等的编制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为政府、社会提供了全面、及时的国土资源综合统计信息服务。

信息技术成为地质调查和政府管理的重要支撑

    传统的地质调查工作设备“罗盘、地质锤、放大镜”三大件向“掌上机、卫星定位仪、数码相机”新三大宝的设备更新,初步实现了地质调查、监测、评价全过程工作的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地质调查全过程信息化的国家。

    建立了基于3S(GIS、RS、GPS)技术的国土资源调查、监测与评价信息系统。基于3S技术的调查、监测与评价信息系统已成为实时、准确、快速获取各种国土资源数据和辅助决策信息的有力手段,显著提高了调查评价工作效率和水平。成功自主开发了新一代地质调查计算机辅助系统。包括区域地质调查数字填图系统、固体矿产数据采集与资源量估算系统、地下水资源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地质灾害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与处理系统,改变了长期以来地质工作外业调查、内业整理的方式,实现了野外观测数据从采集、描述、建库、处理、表达和服务全过程的数字化,并在地质调查工作中得到了广泛推广与应用, 大大提高了地质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基本实现地质调查工作主流程信息化。

    地下水资源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地下水资源调查过程中的路线制定、数据预处理、野外调查数据采集、室内数据整理一直到成果表达全过程的数字化,大大提高了地下水资源调查效率和数据使用率。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信息化数据处理平台实现了“数据获取、数据管理、数据分析、数据共享、动态评价”整个流程的信息化,为行业数据库的建设、管理和数据评价等应用提供了重要工具。

    地质环境数据处理与综合分析系统实现了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地质灾害调查数据空间综合管理和统计分析、滑坡三维建模与动态稳定性分析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地质环境评价能力。

    地质灾害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滑坡、崩塌、泥石流、不稳定斜坡、地质点、构造点、水文点、地貌点等野外数据的数字化采集,并覆盖野外调查数据准备、数据汇总等环节,形成一套一体化全流程工作系统。

    研制了基于GPS/PDA技术的硬件集成系统和无人飞艇遥感监测技术,在土地调查中进行应用示范,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变更调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精度。这些示范成果已经在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得到充分应用。

地质调查信息服务体系初步构建

    初步建立了以全国地质资料馆、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六大区中心为骨干结点,局属各专业中心、科研院所为服务节点的地质调查信息服务集群体系。

    初步建成涵盖地质文献、地质环境、航空物探遥感、地下水、地质科学数据、海洋地质、地质调查技术方法等专业领域的数据集成与服务系统,集成整合了历史及近些年所获新资料,内容丰富,覆盖范围广。

    开发了1:25万航磁系列图件数据库等航磁遥感系列产品,完成并整合地下水资源数据形成221个数字图服务产品,完成30个国家地质公园资料集成和5个完成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修编的大比例尺边界图,完成全国1:400万岩溶地质图产品系列,完成“中国东部平原区土壤生态环境地球化学基准值数据集”产品集成,建立ArcGIS平台下的土壤基准值空间数据库,建立地科院馆藏地质资料联合目录。完成实物地质资料数字化,提供在线服务。开发了以1:100万南通幅区域海洋地质调查及海砂资源潜力调查为主的海洋地质数据产品、全国地质资料馆馆藏资源手册等地质资料服务产品。

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体系基本形成

    地质大调查期间,大力推进地质技术标准和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基本形成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体系,在数据采集建库、质量控制、系统开发、数据共享和服务、安全等信息化建设方面起到统一规范和指导作用,为全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地质工作信息化健康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土资源网络体系基本建立

    基本建成了全国国土资源主干网、全国国土资源视频会议系统、国土资源信息安全保密系统、全国地质调查数据传输网络,国土资源现代化管理平台、“一站式”社会化服务平台基本形成,国土资源管理与服务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